为了让九皇子更直观地感受黔州的变化,夏清宁兴致勃勃地带着他前往正在修建水泥路的地段。
只见宽阔平坦的道路向前延伸,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。
九皇子看着眼前的景象,不禁露出震惊之色。
若是黔州的道路都能修得如此平坦宽阔,何愁不能走向富裕繁荣?
“清宁,父皇将黔州交给你,这个决定太明智了,只有你能让黔州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九皇子由衷赞叹道。
她只是笑着,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九皇子的夸赞。
时间紧迫,他们没多余的时间在这个话题上过多停留,交谈的话题转到对黔州未来的规划上。
九皇子身负其他要事,将信送到夏清宁手中,详细了解了黔州的情况后,便匆匆离去。
此时,秋收的脚步日益临近,夏清宁前往厄县下辖的宁村。
宁村的谷子已然成熟,即将迎来打谷的忙碌时节。
正值雨季,谷子一旦成熟,就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收回家。
否则,一旦风雨来袭,谷子被吹倒浸泡在水中,便会迅速腐烂,一年的辛勤劳作也就付诸东流。
服徭役的百姓们纷纷投入到抢收的队伍中,修路的工作不得不暂时放缓节奏。
夏清宁未见过如此热火朝天的秋收场景,跟着众人一同前往村里。
路旁,一户人家的稻谷还未收割,她走上前去,轻轻揪下一根稻穗。
用手指碾碎稻谷的外壳,露出里面的谷子。
只见谷子干瘪得厉害,拿在手中轻飘飘的,感觉不到什么分量。
【难怪百姓们辛苦劳作一年,却连饭都吃不饱。】
夏清宁心中暗自感慨。
在现代,种庄稼时只要肥料充足,到了秋收之际,沉甸甸的稻穗会把秸秆压弯。
可眼前的景象与之相比,实在是天差地别。
她望着地里的庄稼,不禁犯起愁来。
徐峥注意到她的异样,关切地问道:“小姐,你怎么了?”
她轻轻摇了摇头,“没事。”
夏清宁心里清楚,田里想要高产,除了勤劳地除草、捉虫,条件好的还能施些粪肥。
但这里的百姓连自己都吃不饱,粪肥自然稀缺,大多都留着种菜用了。
“若是有化肥就好了。”夏清宁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旁边的徐峥听后,眉头紧皱,满脸疑惑:“什么化肥?”
“就是一种能让作物生长得更好的东西,洒在地里,一亩地能产出四五百斤粮食。”
徐峥一听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“还有这种好东西?”
他在京城种地时,粮食产量一直不高。
要是真能达到亩产四五百斤,可就意味着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!
夏清宁一脸认真地说道:“徐叔,你还不了解我吗?我从不说大话。”
她的话听起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,不熟悉她的人可能会觉得她在夸夸其谈。
但徐峥自认识她以来,很少见她许下承诺却做不到的情况。
“小姐,你会制作那劳什子化肥吗?”
夏清宁思索片刻,心想石灰粉的效果远不如化肥,既然要做,那就做最好的!
“不会,不过我去研究研究。”
话已出口,她不想让大家失望,更不想看到封地内还有人因饥饿而受苦,于是下定决心逼自己一把。
在往年,稻草收割后会被捆起来带回家,用于修补屋顶。
若是家里养了猪,还会留出一些在冬日铺在猪圈里,或者用来引火。
多余的稻草则会直接在地里烧掉。
待谷子收回家晾晒后,大家便会去地里翻地,准备插秧。
这天,百姓们还未下地干活,徐峥便带着人一边敲锣,一边大声呼喊:“收稻草,一文钱一捆。”
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们,都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甚至有人忍不住问,“收的是稻谷吧?官爷,您是不是喊错了?”
徐峥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,“收的就是稻草,你们没听错。”
“只是厂房还没建成,大家要先把稻草捆好,放在家里放几天。等厂房建成了,会马上通知大家。”
一捆稻草一文钱,地里的稻草多得是,谁家没有二三十捆呢?
这几十文钱就跟白捡的一样!
大家虽然不明白稻草为什么能卖钱,但能卖银子总归是好事。
于是,家家户户都不再焚烧稻草,而是一根不差地将它们捆起来,运回家里。
秋耕结束后,各地率先修建的水泥路已经能够供人行走。
距离厂子最近的厄县,水泥路最先完工。
由于要往其他地方运送水泥,厄县暂时不能通行牛车,夏清宁便安排周边征调的百姓,优先修建厄县的道路。
路刚修好,夏清宁还没来得及去查看,夜里便下起了一场大雨。
她心想正好可以借此检验修路的成果,便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。
翌日,当她准备出发去看路时,九皇子突然出现了。
“你怎么来了?”夏清宁有些惊讶。
九皇子挑了挑眉,说起外面的传言。
“百姓们觉得你修的路经不起大雨冲刷,说不定这次雨后就会被冲散。我来看看情况。”
夏清宁对自己修建的水泥路信心十足,她拍了拍九皇子的肩膀,笑着说:“把心放肚子里,走着瞧。”
看着她那古灵精怪又自信满满的模样,九皇子忍不住笑了起来,快步跟上了她的步伐。
厄县的百姓们都十分好奇路到底怎么样了,一大早便成群结队地赶了过去。
当他们到达时,眼前的水泥路平坦宽敞,尽管经历了雨水的冲刷,但依然完好无损。
百姓们个个瞪大眼睛,嘴巴张得大大的,脸上满是震惊的神情。
有胆大的百姓小心翼翼地走上水泥路,发现一点都不硌脚。
旁边一个调皮的小青年捡起一块石头丢过去,水泥路不仅没有裂开,甚至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。
夏清宁和九皇子赶到时,看到一群人在水泥路上又蹦又跳,而水泥路却安然无恙。
九皇子看着百姓们兴奋的样子,暗暗向夏清宁竖起了大拇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