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带着甜甜在南方小城安顿下来。</p>
带着甜甜两年,她三岁有了活动能力能开口说些话的时候,父亲便默默把家族公司的入职通知塞给我。</p>
从基层做起,别让人说闲话。</p>
新上司谭心是个雷厉风行的女人。</p>
第一次部门会议,我指出她方案里的数据漏洞时,她挑眉冷笑。</p>
实习生也敢质疑我?</p>
但三天后,她拎着咖啡敲开我工位:谢了,没让公司亏两百万。</p>
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一赵后到来。</p>
公司接了一个高端酒店的智能系统项目,谭心召集团队讨论方案。</p>
老员工张主管坚持沿用传统的模块化设计。</p>
这套方案我们用了五年,从没出过大问题!</p>
我翻完资料后摇。</p>
客户要求的是实时动态调控,旧系统响应速度根本跟不上,必须用 AI 算法重构底层逻辑。</p>
会议室瞬间炸了锅。</p>
张主管拍桌而起:你一个新人懂什么?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代码,出了问题谁负责?</p>
几个老员工跟着附和,有人甚至阴阳怪气:人家可是 &#039; 关系户 &#039;,捅娄子也有谭总兜着呗。</p>
谭心抿着唇没说话,指尖在方案书上敲了许久,最后看向我:你有几成把握?</p>
七成。 我盯着她。</p>
但按旧方案做,后期维护成本会翻三倍 —— 投标书里可没写这条。</p>
她瞳孔缩了缩,最终拍板:按张主管的方案执行。</p>
散会后,我在茶水间撞见谭心。</p>
她背对着我冲咖啡,声音冷硬。</p>
别觉得我针对你。这项目关系到整个部门年终奖,我不能拿一群人的饭碗赌你的 &#039; 七成 &#039;。</p>
我放下杯子轻笑。</p>
谭总,去年西郊会展中心的项目,你们用旧方案导致空调系统半夜宕机,赔了八十万 —— 这事投标书里也没写吧?</p>
她猛地转身,咖啡洒了一手。</p>
你怎么知道……</p>
数据复盘报告第三页,故障代码 E207 的解析栏是空的。</p>
我抽了张纸巾递过去。</p>
因为你们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架构老化,只能硬着头皮甩锅给电压不稳。</p>
她攥着纸巾的手微微发抖,突然抓起外套往外走:明天早上七点,带上你的算法模型来我办公室。</p>
那晚我哄睡甜甜后,对着电脑熬到凌晨三点。</p>
次日推门进去时,谭心正对着我提交的代码皱眉。</p>
她指着屏幕上一段函数:这里为什么要用双神经网络交叉验证?太复杂了。</p>
酒店不同区域的能耗波动差异太大,单一模型会被极端数据干扰。</p>
我把 U 盘插进电脑,调出一组模拟数据,这是过去三年同类项目的故障点,用我的算法能规避 92% 的突发峰值。</p>
她一行行核对着数据,忽然抓起座机打给技术部:通知客户,方案需要延期两天提交 —— 对,全部推倒重做。</p>
我愣在原地,她却把咖啡推到我面前。</p>
去给全组人买早餐,我请客。</p>
下班时,张主管在电梯里冷哼:靠打小报告上位,真够恶心的。</p>
谭心突然从身后冒出来,抱着胳膊冷笑:张主管,去年西郊项目的报告是你做的吧?E207 代码的事,要不我们现在聊聊?</p>
人群瞬间鸦雀无声。</p>
夜里,谭心发来消息:明天发布会,你主讲技术模块。</p>
我盯着手机屏笑出声,甜甜迷迷糊糊搂住我的脖子:爸爸,你在笑什么呀?</p>
笑有人终于长了脑子。 我亲了亲她额头,窗外月光落进咖啡杯里,晃出一圈细碎的暖光。</p>